28中文 > 历史小说 > 西川欲晓1909 > 第326章 战略主动权

第326章 战略主动权(1 / 1)

林瑞坤的湖北新军作为这次行动的绝对主力,拥有大炮和机枪。而且作战经验丰富,但林瑞坤却极其谨慎,这让赵丰很高兴。

"林将军,你认为该从哪里进攻呢?"

“从乐山的西坝到夹江,都有大江大河相隔,敌人以逸待劳。没有数倍于敌的实力。不利于在这一段进行渡江作战。

那么接下来就是夹江的大观山、眉州的三峰山、蒲江县城以及总岗山、还有雅州的名山、以及邛崃山脉的夹关和临济等这些都是可以作战的地方。

这么多可以出战的地方。我们选择哪里作为主攻方向呢?

如果要通过名山进攻雅州,那么必须保证侧后翼的安全。

这样就要先拿下邛崃山脉的临济和夹关,以及浦江和总岗山。

但要拿下总岗山以及邛崃山深处,需要大量的兵力,而且那里山林密,山里有纵深,一时也无法也无法拿下来,这样我们的精力就会被牵制在这里。虽然我们一步一个推进还是能攻占雅州,但对夏匪来说也是隔靴搔痒,在战略上起到的作用很有限。

所以我认为这里作为主攻方向并不适合。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那接下来就只剩两个主攻方向,一个是从眉州开始攻占丹棱,再到洪雅。

另外一个是从夹江出发攻占城外的大观山,然后从大观山直到洪雅。

需要指出的是,让我们突破了大关山,丹棱也守不住。攻占了丹棱,大关山防线同样也守不住。

只要突破二者中其中一点,实际上就是全线突破,洪雅指日可下。

洪雅既下,眉州和嘉州的力量就汇聚在了一起。这就为我们南北夹击蒲江和总冈山创造了条件,如果再拿下总干山。进攻邛崃山的临济和夹关难度就不大了。

那时我们占领青衣江北岸。再加强粮食,让他们一颗也得不到蓉都平原的粮食。

他们粮食不够怎么办?就算开荒也要等几年以后,才能满足粮食需求,没有粮食他们就会乱,如果是你们会怎么办?

我想他们一定会铤而走险,冒险进行攻击,这样就在我们的地盘上进行作战。我们就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赵丰问:“问那要达到这种目的,要等多长时间?”

"用这种方法短则一年,长则五年就会看到效果。"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赵峰不可能等这么多年,但先期目标也是一致的,那就是先占领洪雅。

在占领洪雅之后怎么去实施下一步计划,到那时根据情况再拿主义。

陕军统领方圆很赞同林瑞坤的作战设想,看来林瑞坤是有本事的人,

他来西川,带来的人比较少,仅一千多人,在多数情况下他们这些部队会编入鄂军的战斗序列。他一直有些担心遇到一个瞎指挥的长官,害了三秦子弟的性命。

现在看来这个鄂军统领还比较靠谱。

"那现在要怎样做呢?"赵丰问,

"首先,封锁大渡河青衣江航线,不能让一艘船一只竹筏出嘉州,第二,加强渡口管制,不能让一艘船到匪区,在经济上要困死他们。第三,我民众要实行联保,要招兵买马,组织乡勇团练。支持这次作战"

“这些措施是我临时想到的。一定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大家多出主意多补充。”

巡防营统领毛德志,西川新军毛德志表示坚决听从赵丰的安排。

为了掩护主力进攻方向,在蒲江和临济等也要发动一些攻势,以让匪摸不清我们进攻方向,才能起到突然的效果?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几人凑在了一起,商量起下一步计划来。

……

大清总督发表剿匪檄文,怒斥仁义社破坏纲常,现奉命讨贱。原和仁义社有生意学术来往的,立即终止,并离开匪区,大清既往不咎,十日后

未离开匪区者,视为助匪人员。

从第十日起,将关闭与匪区相连的码头渡口,禁止仼何船只前往匪区,也禁止匪区的船出行。

檄文一发出,立即引起一片外逃潮,近来在图书馆看书学习的士子真不少,这时也只好离开,行商们把货搬上船就走了,坐商们则赶快回帐将铺子盘了出去走人,有的合资上市企业则低价将股票处理。

那些朝拜峨眉山的香客更是停了脚步。

码头上尽是外逃的人,反而处在风暴中心的仁义区人非常平静。

该上学的上学,该务农的务农,该上班的上班,该开店的还是开店。

他们还是有些担心,但他们更相信仁义军会保护他们。

首发&:塔>-读小说

以前很多次被大清进攻,又哪一次不打得敌人丢盔弃甲。

今天夏平送大儒吴松离开的时候。赵丰的一个破檄文,害得原还想在仁义区求个功名的读书人权衡利弊后觉得现在加入仁义社并不是时候。

赵丰可是外号"赵屠夫",惹恼了他,可是通不认黄。

檄文写得很明白,夏平是匪,与他交往就是通匪。而且赵屠夫在军伍中待的时间长,向以知兵出名,这次又经过充分准备,来势凶凶,仁义社能不能打得过还两说。

两人坐的马车到的码头,吴松感觉做了逃兵,甚是惭愧。

“太师,对不起,是我没给您老一个好的环境,等这段时间过后,天下恢复太平,还请太师前来不吝赐教”夏平真诚地道。

"唉,我都不知说什么好,本来想好好做做学问,却不曾想……想不知何时才能有个安心的环境好好搞教育。"

这段时间以来,两人交流甚多,夏平将以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一讲了出来,两人将怎样让学生从要你学变成我要学进行了探讨,双方都收益匪浅。大有相见恨晚之势。

吴松也调研了仁义区的小学教育,对于夏平特别重视教育的形为进行了充分肯定。

而夏平也对吴松的博学感到十分崇敬,两人大有亡年交的感觉。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我已八十有二,可能再沒机会来这里了。"

夏平笑道"太师,用不了多久,这场战事就会结束,我们一定会取得胜利,因为仁者无敌。"

"到那时,我们在和平的阳光下安心从事教育。要是太师不嫌弃,我想正式入太师门下,拜您为师,不知

太师是否不弃。"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激活帝王系统,开局召唤典韦 穿到初唐当咸鱼 我,兵王归来,专治一切不服! 大唐火药桶,一个月就开上飞机了 大明屠皇 明末小兵崛起 穿越大唐以酒楼开局 大唐贵婿 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 降落在清初